【导读】大气污染防治法处罚条例(通用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空气污染防治方法 篇一[关键词] 大气污染;原因;理论基础;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X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167-2
十提出了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个独立的部分,是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密切相关并且互相影响的统一体。然而从2012年底以来,郑州市被雾霾笼罩,这种极端天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们每个人都深受其害。一段时间以来,阳光成了奢侈品。严重的空气污染给郑州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要想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没有阳光、没有蓝天、没有可自由呼吸的新鲜空气,恐怕一切都是空谈。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不仅是公权力的问题,也是每一个公众的义务,因此认真总结以往大气污染防治经验,因地制宜地构建公权与公众共同参与的防治空气污染体系是关键而必要的。建设“美丽郑州”从我们的每一次呼吸开始!
一、郑州大气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污染现状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郑州城市进程不断加快,一些发展中的负面问题日益显现,城市大气污染问题虽由来已久,但近两年来极其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极速暴露在公众面前,不但引起相关环保部门的关注,同时也让平时对空气质量问题关注相对较少的普通大众感到恐慌。郑州市大气污染问题的严重性已全面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此表仅以2013年1月-7月为例,并以污染程度为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布的城市空气质量排名情况可以看到,郑州市空气质量状况在2013年上半年的全国排名中,只有三月份没有排进前十名,其它月份均进入了前十名,同时从表中可以看到,虽然每月的排名在表中并非十分靠前,但是这个排名在全国74个城市中进行的,而且除了三月份之外,基本每月都进入了前十,这足以证明郑州市的大气污染不但严重,而且没有改观。另外从郑州市环保局公布的信息中,有一条更是让人震惊,截至2013年2月20日,51天来,郑州市空气质量14天轻度污染、15天中度污染、9天重度污染、11天严重污染,只有2天达标。首要污染物PM2.5主要来自燃煤,而郑州燃煤消耗量远超北京。根据《2012年中国环境绿皮书》的报告,在的全国31个省会及直辖市中,2011年郑州的空气质量位列第24名。
(二)原因分析
郑州市大气污染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人为污染,如生产活动、生活活动等产生的污染;另一方面自然原因造成的污染,如火山活动,山林灾害,以及地理、气候条件等造成的污染。本文主要以人为污染作为研究对象。
1.生产性污染。如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等在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气和烟尘等,在郑州市中原区的西流湖边就存在一座火力发电厂,常年往大气中排放废气和粉尘,对郑州市西区的大气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致使这一区域的天空常年呈现灰色,春冬两季和阴天更为明显;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民喷洒农药产生的粉尘及雾滴,以及一些农民违禁燃烧秸杆等农作物等。
2.生活性污染。由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耗用煤炭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郑州市冬季采暖主要以燃煤为主,因此冬季生活性的大气污染非常严重。
3.交通运输性污染。汽车、火车、和飞机等排出的尾气,其污染物主要是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等。近年来郑州市机动车的增长速度非常快,据报道,截止2013年1月份,郑州市机动车已超过210万辆,2012年一年新增30万辆,一天最多上牌3126辆,8年来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近2倍。机动车的大量增加,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对郑州市的大气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4.自然因素造成的污染。造成郑州市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人为因素,当然也有自然因素,比如地理环境,大气原因等。依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所需,仅以人为因素做为主要研究、分析对象。
二、郑州大气污染防治的理论依据
在防治大气污染的过程中重申和重视一些关键理论,将对郑州市大气污染的防治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这些关键理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自然,保护好生态环境,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同样存在两个相互影响的系统,即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生态系统。两个系统只有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才能达到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的共同发展和长久发展。这一理论也是解决郑州市大气污染问题,促进郑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的关键理论。
(二)环境权理论
环境权理论是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理论。环境权一般包括环境使用权、知情权、参与权以及请求权等。大气污染破坏了公民应当享有的健康的生活环境,给公民的身体健康及财产带来了损害,公民因此具有了依环境权而产生的请求救济的权利。因此环境权理论对于完善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对策有重要的指引意义。
(三)理性经济人理论
理性经济人理论是现代主流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支柱。理性经济人的自利性、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与生态利益的公共性之间形成了直接的矛盾和冲突,经济人对自身利益的渴求必然会忽视生态利益。这也是造成当前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以及这一理论成为解释环境危机的基本理论的原因。因此,防治大气污染必然要对理性经济人理论进行研究,并以此理论为基础,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
三、郑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现状及分析
(一)郑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现状
1.制定和完善各项法规、规章。目前郑州市有关大气污染防治的地方性法规主要是《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河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政府规章主要有《郑州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河南省环境监察办法》、《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设施监督管理办法》等等。加强了对污染物排放、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机动车船排气污染、废气、尘和恶臭污染等方面的治理工作。总之,经过多年努力,己基本建立了一套适合郑州市大气污染防治的政策体系。
2.改善能源结构和提升产业结构。面对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改善能源结构和提升产业结构必然要放在首要地位。这不仅是防污治污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能够更加健康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郑州市大力推广使用清洁型能源,目前郑州市出租车大部分都采用了天然气,相对于石油来讲,对大气的污染小,另外,公交车也相继出现了环保节能车型等。对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等。
3.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 ……此处隐藏19907个字……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造成施工扬尘的,由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对逾期仍未达到环境保护要求的,可以责令其停工整顿。
第五十一条环保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应当履行监督管理职责,依法受理单位和个人的申请事项以及对污染大气环境行为的检举和控告,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对应当予以受理的事项不予受理,或者对应当予以查处的违法行为不予查处,致使公共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或者、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空气污染相关法律范文 篇七[关键词]大气污染;空气质量;环境;政府
[DOI]1013939/jcnkizgsc201552198
1引言
“雾霾天”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汇了,几乎在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出现过,这样的天气现象既是近代以来工业现代化衡量标志,更是大气环境恶化的影射。人口的过度增长决定了各种能源的大量消耗,当煤炭、石油、天然气在为现代人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之时也蕴含着隐患:它们燃烧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如废气、烟尘等排放到空气中后,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大气问题引起了社会学家的广泛关注,他们力图从呼吁公众提高环保意识、节约资源角度来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笔者认为,降低大气污染率,净化空气质量,为人们提供美好生存家园更是从事地理科学教学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既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们灌输环保理念,又要将所学、所见、所想应用于有效解决大气污染这一现实问题的研究上来。
2大气污染的内涵
大气污染,又被称作空气污染,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大气污染做出如下定义: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在呈现出足够的浓度,并达到足够的时间后,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的现象。那些进入了大气中的物质可以是气体、固体、液体或是悬浮物,而这类物质如若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环境造成不同程度危害的,都可以称作是大气污染物或是空气污染物,每一种物质所含成分、数量、性质不固定,其污染度也不尽相同。透过定义,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凡是那些导致空气质量变差的物质都是大气污染物,目前已经被人类发现的大气污染物大约有100多种。
3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
我国的煤炭储量相当可观,使用量更是位居世界榜首,我国北方城市由于冬季寒冷,对煤炭的需求一直居高不下,煤炭资源的开垦固然为经济值的增长带来有效路径,但煤炭大量焚烧之后产物――煤烟和粉尘,这些有害物质严重污染了空气,对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可估量的伤害。年老体弱者、儿童常在季节交替之际出现咳嗽等症状。大气污染的来源有很多,但究其根本莫过于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人为手段造成的污染。
4治理大气污染的对策分析
41各地政府务必切实履行治理职责
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务必要履行好解决地区环境问题的职责,调动和配合各个部门使地区内的大气污染问题得到有效治理。政府务必严格执行中央关于保护环境问题的各项决议和措施,提高执行力,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在有利于当地科学、持续发展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推广改善空气质量的清洁能源,加大对工业产业园的扶持整改力度。一旦发生企业污染物空气质量超标,肆意破坏环境的现象要严惩不贷,加大打击和惩治,以儆效尤,要让企业负责人意识到环境对于自身生存、生活、生产的重要性,在整个地区建立起“人人爱环境、人人护环境”的天然防护林。
42加强对污染物来源的控制力
目前,我们国家对大气污染物的防治主要体现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上,因为从整体的宏观大环境而言,煤炭的大量燃烧和使用一直被默认为大气污染的“头号杀手”。但事实上,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在得到满足后,自身精神追求也愈发向高层次挺进。私家车尾气排放、大型公交车尾气排放、工业园汽车产业的气体排放都严重增加了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数量。以往的数据显示,汽车尾气在大型城市表现尤为突出,但目前中小型城市的汽车尾气排放量也是令人触目惊心,雾霾、沙尘暴也开始频繁“光临”中小型城市了。然而我国现行的法律尚未对氮氧化物、细微颗粒等污染物做出明确的在量上的要求,所以加强对污染物种类的法律控制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才能以此为依据做好治理等工作的衔接。
43加大对污染空气质量的处罚力度
我国对污染空气质量的企业和个人处罚力度不到位,法律不健全导致公众将污染环境视为小事,“反正丢弃一次垃圾也不会对环境造成多大影响”、“没人看见就可以”,犯罪成本低廉使得环保意识无法深入人心,因此,发挥法律震慑力,用法律强制性来约束公民的环保自觉性势在必行。比如:将排放超标企业公布在政府网站上,通过舆论监督和媒体抨击,使企业在大众压力促使下为保声誉不得不对自身生产作业所产生的有害物质做净化处理;加大对污染物超标企业的处罚力度,在经济上予以严惩;对严重超标并屡教不改的企业,要责令其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待生产废物合乎空气质量标准时在予以重新营业;地区环保部门要切实发挥好监管职能,肩负起应承担的责任,发挥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行政推动手段。
44公开环境信息透明制度
要想让市民参与到保护环境中来,就必须要让他们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想让他们为生存空间的环境做出贡献,就必须增强他们对社会信息的熟知度。我国的法律法规以及地区的环保法规都对公众参与环保做出了明确的批文和规定。政府也应加大环保信息透明度,让公众掌握我们国家的环境现状、资源能源现状、大气质量相关信息,充分发挥民众主人翁意识和主体责任感,激发他们为改善生活质量而自我约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而,在我国某些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公众无法全面了解他们的栖息之地的环境质量现状。
45建立信息反馈机制
对于环境信息的适时反馈,不仅能够增强信息透明度,还能通过所得的信息加强对地区空气污染治理方法措施的调整和改进。比如:在道路旁设立PM25监测设备,一方面使公众了解环境污染度,另一方面又与其他城市形成空气质量对比,真实、有效的数据便于与其他地区共同建立联防联控制度,毗邻城市应打开门户,在遇到突发性大气污染事件时,要加强沟通,建立统一战线,共同应对挑战。
治理大气污染是一项需要调动各方力量,经过数代人的努力共同完成的艰巨任务,不是单靠一个部门、一项措施就可以解决的。要有国家部门的政策制定,要有地区政府的执行,要有环保部门的配合以及公众的自觉响应,借鉴其他国家治理大气污染的宝贵经验,将大气污染程度降低到最低点。笔者也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理想家园再也不是梦想,蓝天绿水一定会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余敏江,黄建洪生态区域治理中中央与地方府际间协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大气污染防治法处罚条例(通用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