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关工委调研报告多篇

时间:2025-05-08 08:53:33
关工委调研报告多篇

导语:关工委调研报告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关工委开展推进四项活动发展调研报告

关工委开展推进四项活动发展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和掌握全市各级关工委落实省关工委20xx年初开展“设基地、抓典型、创品牌、建机制”活动(以下简称“四项活动”)的现状,推进“四项活动’’健康发展,市关工委于20xx年10月14日至11月14日,对全市12个县(市、区)和市教育局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xx年10月14日至11月14日,市关工委组织了四个调研组,分别由主任兰德明,常务副主任吴根发、邱乾春、陆火生任组长,到12个县(市、区)开展调研。在调研中,大家采取听取汇报与到点上考察相结合、开座谈会了解、探讨与个别交谈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察了16个乡镇、12个村、8所中学、9所小学、13个社区、6个企业、24个基地、8个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召开了46场近350人参加的座谈会,通过近一个月的调研学习,我们深深感到各基层关工委都能结合实际,在“四项活动”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设立了一些实实在在的基地、抓出了一批好的典型、创造了一些品牌、也建立了一些好的机制。

(一)“四项活动”在全市有效开展并初见成效

1、因地制宜设立各种基地,以基地为依托,提高青少年“三个素质”。各级关工委在设基地中,主动、积极地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充分利用社会和公共资源,积极参与,根据青少年的需求,在不同领域,设立了各种不同层次的教育基地。据统计,全市社区、乡镇以上青少年教育基地有579个。

县级以上已挂牌的青少年教育基地有164个(其中,省级15个,市级17个,县级132个)。关工委参与挂牌的有43个(综合教育基地3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5个,国防教育基地4个、法制教育基地9个、科技教育基地9个、劳动实践基地2个、其它教育基地3个),已形成省、市、县三级青少年教育基地网络。各级关工委在设立基地时,都能千方百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社会公共设施(如青少年宫、展览馆、博物馆、科技馆等)依托各职能部门挂牌的教育基地(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等)参与各种基地的建立。如永安市关工委本着“用好现有的、建好社区的、办好家庭的、借用社会的”的原则,明溪县关工委提出“找依托、靠主管、做宣传、提要求、五老帮”的指导思想,设立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青少年教育基地。在已建的基地中,有不少是较成功的。如永安市利用原曹远镇中心小学的校舍,引进区外资金创办的永安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基地占地3.2万平方米,背靠500多亩生态公益林,设有办公活动区、生活区、德育展区、实践活动区、军事训练区、知识拓展区、劳动技能区、户外拓展区等八大区域。基地可一次性容纳学生500人食宿,实行封闭式准军事化管理。20xx年10月下旬开办以来,已接纳了3200多名小学生在基地开展活动。尤溪县委、县政府利用撤点并校多出的校舍,在尤溪县第四中学设立中小学生社会综合实践基地。目前已完成学生宿舍和食堂设施改造,完成1000多平方米鱼塘、400平方米沙雕、陶艺风雨棚建设。完成园艺栽培区土地平整、生产生活用具陈列室布展、仿真昆虫标本展室布展等项目。学生在基地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生产实习、参观访司、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志愿者活动、科普科技活动、木工制作、陶艺制作、沙雕制作、茶艺与健康、种养殖实践、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军事训练等。从20xx年10月份开始基地已陆续安排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全部完成后,每批次可接纳700人。将乐县要求各乡(镇)按不少于20亩的标准,在学校附近提供条件好、便于学生劳作和安全管理的耕地作为学生的劳动技能培训基地。县农业部门负责对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进行技术指导和必要的物资支持。各乡(镇)农技站站长担任学生:劳动技能培训校外辅导员。现全县有11个乡(镇)16所中小学已落实基地160多亩。沙县关工委主动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将所建立起的8个基地都挂牌并多方筹集资金,帮助基地解决实行因难,改善基地活动条件。建宁县关工委根据培养新型农民的需要,在全县乡镇建立了15个青年农民科技种养传习培训基地。

全市各级关工委及报告团成员、校外辅导员都主动介入基地活动,结合关工委的主题教育,配合社区、学校,利用每年清明节、各种法定节假日、重大纪念日,组织数以万计的青少年学生到基地进行入队、入团宣誓、参加劳动实践体验,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

2、倾情培育各种典型,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发挥余热。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各级关工委都能根据各地的实际,结合党的中心工作,结合青少年的需求,结合关工委创“五好”活动:因地制宜地抓出了一批典型。据统计,全市关工委培植的市级以上关心下一代工作典型有37个,其中,全国典型9个、全省典型15个、全市典型13个。这些典型中,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有8个、在法制教育方面有5个、在家庭教育方 面有6个、在“三结合”教育方面有3个、在农业科技服务方面有5个、在捐资助学方面有2个、在创“五好”方面有3个、在“留守孩”教育管理方面有1个、在企业青工教育方面有3个。梅列区关工委抓了区法院“青少年维权岗”、_____市第十一中学等学校的“少年模拟法庭”、个私协关工委:开展学业、就业、创业的“三业”工程的典型。三元区关工委抓了14个基层关工委创“五好”、崇宁社区“一个中心、十大平台”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典型。永安市关工委抓了“德育‘三牵手’ 连心在社区”活动、“家教中心校”、“中华诗词进校园”、老少牵手夏令营、燕东街道患义社区“一个中心、八个青少年活动平台”典型。大田县关工委抓了大田六中的“建立道德银行,培育道德富翁”、大田五中的“三特生'教育,以及在全县开展的“带‘法’回家播撒文明”活动、“感恩、责任、服务”教育活动、基层关工委创“五好”活动等典型。尤溪县关工委抓了尤溪职业中专、第六中学开展的“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活动、溪尾中心小学“创办流动家长学校构建家校教育平台”等典型。沙县关工委抓了“教育托管中心”、“关爱教育工程”典型。将乐县关工委抓了“关爱留守孩实行代理家长制”、“忠华扶贫助学基金”、“诚信档案”教育活动等典型。泰宁县关工委抓了“四访、四定、四帮”法制教育和帮教活动典型。建宁县关工委抓了“培养新型农民助富工程”、十佳青年科技示范户、“三带一网”等典型。宁化县关工委抓了“做一个合格小公民”、宁化一中“一分钱献爱心”活动、地税局“一帮一”结对子扶贫助学、“结对代管留守孩”、“祠堂文化”等典型。清流县关工委抓了“大手牵小手”、关爱工作、田源乡廖武村、祠堂庙会文化等典型。明溪县关工委抓了构建“二代教育”工程促进“留守孩”的健康成长,胡坊中心小学“知心姐姐信箱”等典型。

这么多的典型中,我们认为以下几种典型无论在影响 ……此处隐藏25409个字……年龄幼小,让孩子独自一人上下学;有的孩子生病了也不及时照管,仍把他放到学校;一旦学校和老师有事找家长时,家长象断了线的风筝,很难联系,这样给社会、学校造成压力不少,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

三、构建外来工子女教育的长效机制的建议

贯彻落实科教兴区战略,逐步实现我区城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再上新台阶的迫切要求。促进外来工子女接受平等的义务教育,是实现上述目标中的重要一环。为此我们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实现由政策倾斜向统筹解决转变

外来工子女是未成年人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他们能否进入学校,接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教育,不仅事关_____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而且将对未来社会也产生重要的影响。外来工子女教育不仅是读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民生问题。因此, 解决外来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任重道远。建议我区各级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外来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来关心外来工子女的就学问题,切实增强抓好外来工子女教育管理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区域教育政策的决策者必须从思想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明确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迫切性,不仅要在政策上给予一系列倾斜,而且要把外来工子女教育纳入当地的义务教育范畴,要有未雨绸缪的预先规划,统筹解决外来工子女平等教育权的问题。

2、完善工作机制,实现由部门负责向齐抓共管转变

适龄儿童入学完成义务教育,是所有少年儿童的宪法性权利。政府要为外来工子女实现教育权创造可行的条件,就必须建立健全外来工子女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把外来工子女教育纳入流入地政府教育范畴,实行一体化管理。⑴纵向联抓,目标管理。坚持“外来工子女流到哪里,教育管理就做到那里”的工作思路,按照属地教育管理原则,把外来工子女教育工作纳入流入地政府教育的总体规划,建立外来工子女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并把这项工作列入教育部门、镇街年度工作绩效评估范畴。⑵横向联管,部门齐抓。要建立健全外来工子女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镇街和社区、学校、公安派出所、工青妇、劳动、工商、税务、人才交流中心、流动人口管理站等职能部门的作用,改变以往由教育部门的独立承办状况,要明确与外来工子女教育工作密切相关单位部门的责任,从源头上核实外来工子女人数,掌握详细情况,像做“计生台帐”那样建立外来工子女数据库,使外来工子女教育纳入动态管理,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责任明确,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掌握外来工子女教育管理的主动权,消灭外来工子女教育管理的“盲点”。⑶关怀联建,人文激励。以人为本,建立外来工子女教育管理激励机制。一方面,要加强对外来工子女教学质量的调研;探索建立对从事外来工子女教育的教师和外来工子女的表彰奖励机制;建立外来工子女学生学籍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中心校、知名度高的学校与外来工子女相对集中的学校进行校际结对交流,以进一步规范、提升其办学质量,建议有意识地选派师风师德高、教育能力强的教师负责外来工子女集中的班级的教学管理工作。

3、共享教育资源,实现由帮扶教育向公平教育转变

从实现教育的均衡化发展角度出发,外来工子女要接受公平教育,流入地政府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从而转变帮扶教育的局面。⑴积极营造氛围,在消除歧视上做细。各级政府、部门要利用各种舆论工具,采取多种渠道大力宣传,积极营造友好地接纳外来工及其子女浓厚氛围,进一步提高全民意识,消除社会上对外来工及其子女不公正的歧视。在全区范围内宣传推广各地的先进做法,使外来工及其子女把_____区视作第二故乡、安心发展、安心就读。⑵加大资金投入,在改善条件上做实。政府要把外来工子女教育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范围,设立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直接用于帮助外来工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改善外来工子女学校的硬件投入。引进现代化教学设备,修理、更新现有教学设施。对接收外来工子女的学校政策上资金上要倾斜。同时要引进民间资本,鼓励社会力量捐资办学,要扩大宣传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公益心和爱心的先进个人。⑶拓展教育内涵,在家庭引导上做真。以依托社区和接纳外来工子女的学校为渠道,采取有效措施拓展教育内涵,加大对外来工特别是农村家长的沟通、引导和教育。外来工子女的家庭教育和本地学生有一定差距,导致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难度增大,如何提高外来工的自身素质,普及、强化、转变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让家长掌握与孩子沟通、交流、以及教育孩子的有效方式,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环节中家庭对学生独特的教育功能,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社区和接收外来工子女的学校要通过各种活动,加强外来工及其子女与当地政府和本土文化之间的交流,让他们有机会了解、参与当地丰富的生活内容,让他们真正热爱第二故乡,融入第二故乡,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

4、积极调适疏导,实现由心理困惑向心理健康转变

大部分外来工子女背井离乡,家庭经济状况不佳,一方面他们背负沉重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凸现出的较强的独立性特点,可以说,在他们身上自卑与自尊并存,上进与消沉兼有。针对这些特点,作为直接教育的学校要努力寻求外来工子女心理调适的有效途径。⑴健全帮困体系。结合学校的实际,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帮困体系,以设立奖学金制度、困难帮助制度为主,辅以社会资助和师生、学生互助等资助方式,千方百计缓解外来工子女学习生活困难。各级各有关部门应鼓励督促有关企业特别是外来工较多的企业资助相关学校,解决学校办学上的经费缺口,支持学校接收企业外来工子女。⑵营造关爱气氛。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外来工子女的思想动态,掌握其思想脉搏,善于捕捉异常行为之前的一些异常情绪,及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使其对我们产生信任感,消除心理屏障,在心与心的交流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因势利导地发挥人的自尊心的积极因素,在工作中坚持多表扬、少批评,从而促使他们克服心理上的消极因素,逐渐增强自尊、自信、自强的健康心理。同时要积极树立他们身边的在逆境中发奋成才的典型,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自强自立,树立战胜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决心。⑶提高心理素质。要深入细致地分析外来工子女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教会他们善于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自我调节,减轻心理重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定势和情绪状态,塑造健康人格。要建立外来工子女心理档案。实行个案跟踪,因材施教。针对外来工子女共同心理需要和普通存在的问题,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系列心理辅导讲座。对外来工子女定期进行心理咨询,使心理咨询中心成为外来工子女的“爱心之家”,有助于维持心理平衡,给他们创造条件并指导他们加强心理完善的训练,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采取积极态度主动实践、完善自己。

外来工子女是一个动态的弱势群体,是心灵特别敏感的群体,是特别需要关爱又易于自我封闭的群体,是承受巨大压力而又有理想,有抱负的群体。如何为这一特殊的群体创造条件和机遇,给他们的心灵撑起一片绿荫,需要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努力探索,让外来工子女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关工委调研报告多篇范文。

《关工委调研报告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