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大学生求职工作经验【通用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求职经验分享 篇一XX年7月26日xx大学(威海)社会实践调研团采访组成员在肯德基对商学院10级毕业生徐做了关于如何提高贫困生就业竞争力的专项采访。
上午,我们采访小组提早来到采访地点,并在约好的时间进行了采访。徐校友毕业于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金融专业,目前在xx市百货公司负责销售管理。从采访中,我们知道在大学的锻炼在之后的求职路上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并且也了解到许多求职经验和其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徐校友谈了毕业后到找到工作这一段的经历。在其中,她谈到:对于她学习金融专业的,首选工作是银行,并且她也向多家银行投过简历。而,在进行综合考虑后,她选择了韩资企业百货。她说道,选择这个工作与她所学专业没多大关系,但这个工作却是她擅长的、喜欢的,并且还拥有去韩国深造的机会。
接下来,她还介绍了目前的就业形势和结合自己的经历总结的经验。她讲到,大企业不是很多,并且还有一些排外的倾向。而且,就威海来说,xx市不是一线城市,相对的就业岗位还不是很多,因此很多人还是选择去济南或者青岛找工作。但是,她也说到,xx大学(威海)的毕业生在还是比较容易找到工作,而且学校的影响和帮助也很大。她告诫我们,在求职时要注重细节,还要有目的的寻找,并且结合自己的能力和性格认真考虑自己的就业方向。
然后,我们问了她有关对在校大学生学习期间综合素质拓展的看法。她讲到,在大学学习和社会实践锻炼一样重要。专业学习要弄扎实,社会实践要多参加。比如在学校,她就参加过礼仪协会,并在社团之夜表演过。这些实践活动锻炼了她的心理素质和交流能力,并且与模特公司的签约也积累了很多工作经验,因此在面试过程中有着超乎常人的优势。
最后她谈到,毕业并不意味着实业,每个人自己要对自己有信心,并且告诫学弟学妹要好好珍惜在大学的时光——且学且珍惜。在校友寄语中她这样写道:“多了解自己,多接触社会。”最后我们采访小组和她合了影,她也期待我们的调研能给贫困生的就业带来一些帮助,并且希望在大学期间我们能够完成自我的蜕变,在未来绽放我们如火的青春。
在网上找工作的心得体会 篇二毕业在即,这学期大家都开始忙着为自己找个出路。因为今年受铁道部财政及“7.23甬温高铁事故”的影响,铁路建设出现大面积停工现象,直接导致各铁路局今年招聘人数锐减,对我们道路桥梁方向影响很大,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现在虽然找到工作了,但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己知道。
先说说简历。在准备学校第一场招聘会前,看到舍友们的简历很精美,很厚。再看看自己的,薄薄的两张纸,心里很不踏实,于是又添了封面、各种获奖证书、成绩单和自荐信,好歹看起来厚那么一点点。可是到了招聘会现场才发现,招聘的人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仔细看你的简历,只要你的成绩单和个人简介。再有就是不要加什么水印,学校logo之类的了,西安工业大学并不是名校、色彩斑斓那些更不可取了,
为什么要往听宣讲会呢?除了能了解到这个公司基本情况和薪酬福利(具体薪资有的说有的不说)外,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你有一个推销自己的机会,记得一位人事部经理给我的建议是求职的时候要更主动,不要仅依靠简历,要能当面和对方交流,最好是带着简历直接上门找人家自荐,但固然难免会碰壁,但假如获得了这样一个机会,你就能把自己更优秀的一面展现给HR。往往,HR也会因此对你更加印象深刻。还有既然来听宣讲会了,假如您想进这个公司工作的话,干嘛还躲在后面听呢?最好能坐在前面,现在是巴不得人家留意咱的时候了。敢于坐第一排的,人家都是带着欣赏的眼光看你的,特别是领导。记得交简历的时候,最好不要连人家都不敢看,留下简历就走了,这可能是一种礼节吧。面试的时候,一定不要紧张,自我介绍时一定要突出自己的特点,比如参加过什么实习和社团活动,善于与人沟通,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等,还有学土木的也不一定要穿得那么正式,毕竟人家找的是要能在施工一线工作的人,面试的时候很少有人问你专业知识,基本上都是问些你的家庭情况,学习情况,还有今后的打算之类的。
厩得参加学校里第一场招聘会是中建4局,当时好多同学都是抱着看看的态度参加的,可没想到以后的情况让好多同学都感觉有点后悔,因为很少有施工单位来,大家基本上都是去长安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参加招聘会,每天早上很早起床去坐公交车,晚上10点多才回学校,都是筋疲力尽的,但是我们毕竟是二本院校,基本上都是先要本校的简历,或者是根本就不收我们的简历,有的好一点的会把简历收走,但总是石沉大海,要么就是硬磨嘴皮把人家说服的,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打击下,同学们陆陆续续都找到工作了,付出的艰辛和汗水只有经历过才能体会到,尤其是听着有人签工作了,心里更是没了底,总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大家就更慌了。总体来说我觉得在这方面有学校的原因,但是也有个人原因。好多同学一看这阵势,不行了,还是赶紧考研吧。可我觉得长安大学在这些学校里是相对能排前面一点吧,何况长安大学是有公路背景上风的。实在也挺烦那些抱怨的同学的,干嘛要抱怨呢?咱学习比不上人家,但你其他方面或许可不比人家差吧。何必只关注这些呢,长安大学也就那么多人,我们只是没他们顺利而已工作单位总的来说没有哪家好哪家不好,有的同学签了工作以后又听人说这个单位并不是个好单位,其实找工作就像找对象,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自己的,在那工作都一样。以下是我的一些求职经验和建议:
1、要端正态度
找工作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摆正自己的心态,我觉得这对于想找到理想工作的人非常重要。千万不要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现在大学毕业生也不过是普通的劳动者,我们一定要有向下看的勇气,先就业再择业。
2、要定位准确
通过三年多的学习,我相信我们每个人的收获不同,长处也不一样。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求职方向,是主攻公司、外企,还是把精力放在国企、事业单位。定位过高容易造成屡战屡败,会严重挫伤自信心与战斗力。定位过低又会形成资源浪费。
3、要知己知彼
首先我们要清醒、客观地剖析自己,问问自己,我是怎么样一个人,我有什么优势,我的缺点在哪里?然后尽可能的了解所征求的公司的情况、工作性质、对应征者有何特殊要求,需要什么样的技能,自己是否符合这个要求,认真分析过后,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我的求职建议
1、求职期望值不要太高
有些求职的同学在选择单位时,不切实际地确定了过高的标准,因而导致求职失败。对于落聘者来说,就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当降低这些高标准,针对自己的特点与实际,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单位。有的单位具体情况不能兼顾你的要求,就要抓住主要的矛盾。
2、求职时不能夸夸其谈,锋芒毕露
相互尊重和以诚相待是人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 ……此处隐藏10498个字……不好意思的事呀。被雇用不就是出卖自己么,卖自己之前怎么也得有个价码呀。绝口不谈薪水的公司,多半都是给的钱非常少;当然也有一些国际大公司,事先不谈薪水的,因为行业内的人都知道薪水肯定少不了。
经验七:交押金的、押毕业证原件的都是一些不爽的地方。能不去就不去。我遇见过要求抵押毕业证原件的,是一个台资企业,也遇见过要交押金的,是一个四川民企,说是公司有很多商业秘密,所以要押金。你把青春压上了,还要压毕业证或是现金,这样的地方是无论如何也不要理会的。
经验八:老总亲自去招聘的,基本都是很小的公司。中国的民企长不大,和老总的素质关系极大,当然了老总的素质低下也是全民整体素质低下的表现,不是说素质低的人才做老板。在招聘会现场,凡是那些一脸深沉、浑身霸气、看人的眼光挑三拣四、交谈的时候很没有礼貌、张口我的公司现在已经很大了、闭口你要是来我们公司还得试用半年……的老总,基本上都不要考虑去他们的公司了。
经验九:关于各种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第一不要相信企业的许诺,他说有,但是很多时候没有。第二,即使有,也可能很少很少。我的一个朋友每个月的工资在3K左右,公司给缴了3年多的医疗保险,但是一场感冒医保卡里面的钱就全都没有了,因为那个公司是按照月工资300元给缴的保险——他的工资的确是三百元,剩下的都是奖金。
经验十:绝大多数公司定下的面试时间都不准确。从招聘约会的时间上看,目前我们国家的绝大多数企业实在还是停留在很低级的管理水平上,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到了,还要等上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在招聘的人眼里看来那都是很正常的。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差,可见一斑。有些大企业要好一些,很守时。甚至告诉你8:55到什么地方,9:00到什么地方,有专人接送。如果有公司迟到什么,不要太生气,都那味,不守时的公司不见得是很差的公司。
经验十一:女孩子要注意的。有一些公司是来招儿媳妇的、招小姐的,这是比较明显的骗局。还有一些公司需要大量的文员,他就不断地招聘女生以很低的薪水去做那些基础性的工作,试用期一过就说你不合格。另外企业人员素质非常差比如说什么司机保安都能甚嚣尘上的公司,或者男女关系很复杂的公司,也都不要去。
经验十二:广结善缘、不去那里工作,也不要弄出点仇来。踏入社会后每接触的一个人或者一个公司,都可能与你未来生活产生关联。如果你不想被他雇用,也不要和他结下梁子,无论他可能多么没礼貌、或者他开除的薪水是多么没有礼貌。和颜悦色的表达你的拒绝的意思就行了。我仍举上面说过的那个四川的网络公司,他们对有1年经验的员工给出的待遇是,试用期500、转正700,试用期三个月,无论试用转正都没有合同,头两个月要扣除300元押金(第一个月扣200也就是开300,第二个月扣100也就是开400),除此以外没有任何形式的补助、奖金、保险、公积金,每周休息一天。但是随时加班,没有加班费。加班到晚上没有公交车的时候,也不给报打车费,公司内有大通铺,爱睡不睡。
这个公司把我激怒了。因为我在填写薪酬待遇的时候添了2k,而且特意在人才市场现场询问了招聘者,能不能达到这个数字。那个招聘的女士很礼貌的说,你下午来吧,这是地址条。我下午推了很重要的事情去的,并且那个公司的面试迟到了少一个小时,结果那个给我递条的人,也就是人力资源主任,在她的办公室同样优雅的说着上面的待遇的时候,我彻底被激怒了,不待脏字的'把她骂了,为了我付出的那些时间。
但是,事后反省,我觉得没有必要骂人。因为那不能是我自己的境遇有所改善。在那以后无论碰上多么差劲的招聘者,我都没有发脾气。我可以选择不被他雇用,但是可能以后这个公司就是我的客户,何必呢。
经验十三:小心“后备主管”“储备经理”等。这些职位一般都是招男生,招进去了以后什么活都干,什么苦都吃。因为你是“后备”“储备”呀,所以什么活都让你干。这种把戏多见于那些季节性的行业,比如夏天的酒店和旅行社。
经验十四:永远不要相信承诺,也不要相信合同。这是目前我国的国情。空口固然无凭,盖上了红章章的黑纸白字一样也是废纸。对于一个公司对待员工的状况,口碑这个东东要比承诺、合同都更稍微可信一点。
经验十五:关于劳动合同。多研究一下《劳动法》《合同法》吧,签合同之前要把一些问题搞清楚。很多时候,签还是不签,那是一个问题呀!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说不太清楚。因为种种种种的原因,我从来就没跟雇主签过合同,虽然我希望做一个守法公民。
经验十六:在选择被谁雇佣之前,仔细计算一下投入产出比例——薪水不是唯一应该被考虑的元素,甚至连重要因素都不是。比如说一个人挣5k,另外一个人挣2k,表面看来收入5k的要比收入2k的收入高很多。但是如果这个挣5k的每天10小时严重超负荷工作,每两周只有一天休息,而且他从事的工作比较封闭,拓展的空间比较小,接触的人也非常少;那个收入2k的每周工作5天,一天8小时,公司有各种培训,工作很开放,拓展的空间也很大。那么我想这两个人五年以后的健康状况、做人境界、收入境界的差别都会非常大的。
经验十七:穿着打扮。面试的时候算是一个比较正式的场合了,所以就要打扮得有那么一点职业气息,绝大多数的公司都需要规矩人。所以如果应聘的不是很需要创造力的职位的话,还是在头几次打扮得乖巧一点,以后模着到了,再怎么舒服怎么穿。女孩子面试的时候,不必特意打扮的,又是做头发、又是买衣服的,不是很有必要。如果一个公司因为你打扮得妖艳看上了你,那才是需要担忧的事情。更有甚者,我听说过有很多人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整容,呵呵,那种自我摧残就不要了。一个员工的价值,不在于它是单眼皮合适的双眼皮,在于她眼睛的洞察力。
经验十八:要不要美丽的撒谎。有一些谎言,还是要有的,那种善意的。比如人问你打算在北京定居么,你总不能实话实说这个鬼地方风沙大停车贵总堵车我干两年就回九寨沟老家。
经验十九:刚刚毕业尽量进大公司。应届毕业生,对于公司的选择更要慎重,哈佛的几个心理学家研究过人的第一份工作和一生发展轨迹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人的第一个工作的对一个人的影响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因为那奠定了一个人很多的思考习惯,行为习惯。在高效率的公司干过,到了低效率的公司也能适应。不过要是在一个小公司养成了一身坏毛病,以后的发展就很受限制。大公司之所以能成为大公司,肯定是有过人之处的。进一个好公司相当于上一个好大学,不知不觉中就出息了。
经验二十:招聘人缺少教养的,不管工资给到多高,也不要去。一个公司让缺少礼貌的人去负责招聘,这个公司根本就不值得期待。
其实,把这些都写完以后,我心里也知道,几乎没有公司能够完全按照法律条文上说的那样用工,尤其是对待像大学本科生这样的低级劳动力。既然大学本科生就是过剩劳动力(无论你多牛,从经验这个角度上,你都是过剩的,官方公布的9%的失业率就意味着你将近一成的师兄师姐还没工作呢),所以你必然要碰上一些情况,碰上以后比较合理的选择就是忍气吞声,知道要计较什么不要计较什么,反抗不了就尽情享受吧。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大学生求职工作经验【通用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