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范文

工厂生产实习报告多篇

时间:2025-07-04 08:53:27
工厂生产实习报告多篇

【寄语】工厂生产实习报告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机械加工工厂生产车间生产实习报告

机械加工工厂生产车间生产实习报告——个人发展与企业环境

这两个星期的生产实习,主要是到机械加工工厂生产车间里面实习。其中有,塑胶模具厂,模具至少厂,还有车桥厂,甚至连世界上闻名的柳工都去过了。我从原来对工厂是一无所知到现在对工厂初步了解。终于到了工厂了。

在参观的这几个企业中,有在人们眼里的大型企业,也有小企业。可能别人是依靠一般工人的薪水与福利来进行评价的。所以,一般人觉得哪个企业给的薪水多,福利好,到该企业工作就好。可是我觉得要判断在什么企业工作适合自己,主要还是和自己有关。然后进一步来说,毕业生刚毕业从事什么方面的工作和企业关系也是非常大的。

下面是我的分析。

一个机械毕业生进了大企业,例如像是五菱、柳工这样的企业。刚开始是比较理想的工资,而且工作强度不大,有培训期,还有正规的入厂教育。一切进工厂显得很正规,很全面。其实这样也体现了一个企业的文化和管理。例如在柳工参观的时候,正好遇见柳工刚招进的毕业生进行入场教育,带头的员工给他们在每一个地方都讲解了一遍,这样的入厂教育很到位。通过对在职员工的询问了解,一般到柳工的毕业生刚开始的工作是入场教育、然后是培训,然后才能上岗,该开始的工作是做工程师的助手,辅助工程师的工作。一般薪水有1000多元,然后每一个人都有单间套房。到了这样的大企业,分工很仔细,所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专门负责的地方。也许在某个地方,例如工艺或者加工有点错漏,其他大部分的地方要想更改的地方就非常非常的少,一般都是经过前人的经验总结得出来的。除非采用新工艺,新设备的时候需要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大学毕业生的任务主要还是维持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在大企业能接收许多先进的管理模式,例如柳工采用了6sigama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它是一项以数据为基础,追求几乎完美的质量管理方法。总的来说大企业在培训和企业文化,管理方面是比较先进,员工能够很好的学习系统的知识,能够看到很多先进的东西,但是大公司分工非常的明确,作的工作都是是很简单的一部分,时间长了就会厌倦,知识面会比较狭窄,失去了接触其他能力的机会。

如果进了小企业,例如像是奋达模具厂、方盛车桥这样的企业。刚开始工资就不是很高,企业的各方面的事情都要涉及,去了解,可能一开始就直接投入工作,而没有经过培训、入场教育等等。刚开始就要学习大量的知识来为工作服务。可能住的宿舍是合住的,条件没有那么好。小企业很重视人才,人才需求量很大,所以在小企业工作接触的东西会更加广,得到的锻炼会更加大。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只有到大型企业去干,才能充分发挥出聪明才智,因为大型企业具备了实现人生价值的物质和精神条件,机遇好,福利好,工作稳定,而小企业只有那么几十或几百号人,资金不雄厚,更谈不上什么发展前途了。其实,有些大型企业里面人才济济,竞争十分激烈,而一般的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如饥似渴,事实上近年,大企业里的大学生“大材小用”,而小企业却多“小材大用”。总的来说,在小企业工作自己处理各种事情,虽然缺少了系统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知识,但是能够真正动手去做很多事情(无论管理、技术、客户等等)知识面比较宽,如果以后有机会跳到大企业,能力会大大超过一直在大企业相同经验之人。

下面是对国内几种企业工作的分析:

民营企业:各种各样都有,层次不齐,效率高的也有,效率低也有,一般都是一个人去干很多事情,工资可能会低一些,但是或许是一个很好提升自己能力的地方,不同的公司不同环境,企业文化一般不是很先进,个人在企业里可以起到龙头的作用。

台资企业:台资企业呆过的人都会觉得郁闷,但是都不可否认的说台资企业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人的地方,一般的台资企业都会有较好的培训机制,会让你有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台资企业是靠系统作业的,个人的作用固然很大,但是它是靠系统的理念把整个工作系统的分块,一个人只是做很小的一块,工作很简单单调,效率是很高的(可能工作是体会不到的),即使一个很有能力的人离职也会对公司造成很小的影响.工资不高不低,工资长的也比较慢,会比较繁忙。

欧美企业:欧美企业追求自由和主动,他们也是靠系统的工作的,这方面和台资企业有相似之处,但是比起台资企业多了一些自由和主动地理念,很多事情工程师有较大的自由去发挥,但是一般的欧美企业英语门槛一定要通过,否则免谈.欧美企业比台系企业更注重培训,甚至花很大的价钱去培训一个人,所以有机会进去也是一个好的方向。

日韩企业: 日韩企业一般都是相同的工作模式(台资企业也是跟日资企业学的),工作系统化作业,采用的管理模式有点类似泰勒管理模式,把人机器化,防呆化,尽量减少人为出错的机会,培训也是比较注重的,工作时间是比较长的,日资企业如果正常下班老板一般都会以异样的眼光看着你的(不是绝对的).但是日系企业工作非常的严谨,他们的产品畅销全世界从他们的工作方式和态度上是能够看出点什么的.也是很好的提升能力的地方(首先要吃苦的心理准备)。 正如在奋达模具厂参观的时候,厂负责人建议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工作的问题。第一个是企业的性质,企业是国资还是外资,是外贸还是内销,类型是什么等等;第二个是产品的发展方向,产品的类型是什么,对社会有什么影响,是合法的还有违法的等等;第三个是待遇问题,一般面对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第四个是学习提升机会,在大公司分工明细,每个人得到的分工部分就少,所以学到的东西就少,在私人小企业由于资金的问题,也许一个人就要做许多的事情,学到的东西也是很多的;第五个是工作学习的环境。这五点是负责人概括出来的,说是对我们有很大的用途。

其实,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企业工作。永远的第一要素是自己的实力问题。如果你实力强,学的知识多,能高效地处理问题,那么必定能得到企业的青睐。所以我们无论在大企业还是在小企业工作不要怕苦和冷落,要虚心请教和学习,争取学到更多的知识。所以现在我们在学校里面学习,更重要的是积累知识,学习专业知识,为以后工作做准备。

【第2篇】工厂生产实习报告

为期4个月的生产实习,我们在河南顺利有限公司。第一次去到车间,其实还蛮期待的,到处都让我觉得新鲜,因为都从来没接触过那些东西啊.所以心里一开始就酝酿着.这是我人生中弥足珍贵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忆.生产实习是我们电焊专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很好的机会,对强化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检测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很好的帮助。既然来到这里就一定要干得漂漂亮亮,在这段时间里领导给予了我足够的宽容、支持和帮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克服不足,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努力,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业务知识,通过多看、多学、多练来不断的提高自己的各项业务技能。时间一 ……此处隐藏26526个字……大树,任凭风吹雨打,它都坚定不移地挺立于大地,又如出水的蛟龙正腾飞于长空,比喻该公司的发展前景广阔。

玉龙化工有限公司的前身是1958年全国首批建起的13家小型氮肥厂之一,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大湾镇,后来更名为成都化肥厂, ,在全国很有名气。然而,由于设备落后、管理混乱和体制等原因,致使企业在获得短时间的一些成绩后,便很快就坠入了低谷。当时,在这个企业中共有大小独立核算的经营部门30多个,造成了资金严重分散、流失,其中一个分厂竟莫名其妙地就将500万元资金挥霍得无影无踪;一个年产25000吨合成铵的小型企业,居然有职工1600多名。这样一来,企业不仅已难再向前发展,甚至还负债累累。成都化肥厂已走到了破产的边沿!

1994年8月15日,成都市工交工委和成都市化工局对该企业的领导班子进行了彻底调整,当时在厂已有26年工龄、并已是经营副厂长的袁开全被任命为厂长兼党委书记,主持企业的全面工作。

袁开全上任伊始便提出“二次创业负重攀登”的口号,接着就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对企业进行彻底整治。首先是重新组建了一个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领导班子,当时在整个班子里,平均年龄不到40岁,其中一位厂领导才28岁;其次是开始收缩战线,清产核资,清理内部人员,重新选用人才,将大批闲散人员予以逐步分流,对人员和机构都进行了精简;最后是整治和更新生产设备,使厂里的生产恢复正常。

有了新的用人机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加上新的治厂方略,再通过全厂干部职工的艰苦奋斗,成都化肥厂这个身染顽疾的企业,终于又起死回生了。

改革,不断探索新路子,似乎已成为有了生机的成化厂一直追求的目标。1999年,成化厂为了建立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以产权制度为中心进行改制,成功组建了“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职工和资产实现了身份置换产权变更、和机制转换三个,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以法人治理结构为中心的现代企业制度,为企业轻装上阵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条件。2002年7月,根据公司发展所面临的形式和做大做强的要求,玉龙公司又与省农资集团公司进行了资产重组,实现了产权多元化结构。

玉龙公司在不断进行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同时,还对公司原有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进行改造,走新型工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他们在改造过程中,并不是简单地扩大再生产,而是尽可能采用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工艺和设备。近几年来,他们共筹措资金达一亿多元投入到技改、扩建中,先后组织了“合成铵四改六”、“尿素六改十”、“双一段直接转化”等六大项目的技改工程,对原来落后的工艺间歇转化改为连续转化,使之节省资源和合理利用资源,降低能耗,注重环保,提升效益。

这个资深的老牌企业,自建厂到这时前后共经历了两次改制,每一次成功的改制,都是企业的一次飞跃。当一个全新的玉龙公司诞生后,企业早已有了很大的变化:此时公司的员工已由原来的1600多人下降到740人,其中在岗人员只有500多人;公司生产的合成铵年产量,由原来的2.5万吨上升到10万吨;尿素由4万吨上升为13万吨。改革使企业找到了出路,打开了崭新局面,为玉龙的发展和腾飞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和体现人性化。作为玉龙公司的总经理兼党委书记袁开全先生,特别注重企业的人文因素。首先,公司在制定有关方面的制度时,内部一律实行全员竞聘,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选用人才制度;其次,近三年来共投资70多万元用于对员工的培训。先后举办了技术培训班、管理人员中专班和mba班,共培训员工420多人。今年又与西华大学达成协议,在玉龙举办了一个经济管理的成人大专班,为该公司培养高级管理人才。

关心员工疾苦,提高员工生活福利,这是袁总作为公司领导最得人心之处,也是他管理企业的主要法宝。随着公司效益的不断提高,公司便把员工利益放在首位,通过调整工资结构和修改奖金方案,使员工收入大幅度提高。玉龙公司是青白江区市属以上企业中员工住房面积、生活环境的企业,近700户家庭的平均住房面积达80平方米以上,而且,生活区还新建了两处漂亮的花园,其绿化面积达到了30%。

在“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生产经营宗旨指导下,产品深得用户好评和市场青睐,“裕农”牌尿素、碳铵属于部、省优质产品,2002年到连续三年,尿素被评为省免检产品;2003年,公司实现利润1158万元,今年1—5月,不到半年时间就已创利润1580万元,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2)、成都华明玻璃纸股份有限公司

成都华明玻璃纸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发起组建,1998年与始建于1964年的成都化学纤维厂资产重组。是中国西部地区生产粘胶短纤、玻璃纸和用天然气制二硫化碳的大中型企业。公司主要研究生产化学纤维、精制二硫化碳、漂白玻璃纸、彩色玻璃纸及其加工产品。拥有4套粘胶短纤生产线、6套玻璃纸生产线和3套达国际先进水平的二硫化碳生产装置。公司'天然气制二硫化碳'技术为中国专利技术四川首届项目,通过近年来的市场开拓,已成功实现'天然气制二硫化碳'高新技术产业化,目前生产规模居国产设备第一位。公司玻璃纸品种数量多、规格齐全,居全国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出口玻璃纸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0%,粘胶纤维产销量占全国总量的8%,居全国同行业第五位。

成都华明玻璃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至2001年期间在实践中推行了'低成本扩张发展模式',成功实施了两套年产7000吨粘胶纤维项目,引进一套瑞士玻璃纸生产线,公司主导产品玻璃纸、粘胶纤维产量在全国同行业中排行上升到第一位和第五位,利润增长近4倍,成功的规模扩张使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公司现有年生产能力为:粘胶短纤40000万吨、玻璃纸6000千吨、二硫化碳15000万吨,年产值6亿元。

(四)、实习内容:

一、氨的性质和用途

(一)氨的性质

氨在标准状态下是无色气体,比空气密度小,具有刺激性气味。会灼伤皮肤、眼睛,刺激呼吸器官粘膜。空气个氨质量分数在0.5%-1.0%时,就能使人在几分钟内窒息。

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3沸点(0.1013mpa)-33.5c冰点一77.7c,临界温度132.4c,临界压力ll.28mpa.液氨的密度0.1013mpa、-334c为0.6813kg·l‘。标准状态下气氨的密度7.714×10e4 kg-l 摩尔体积22.08l·mol-1液氨挥发性很强。气化热较大。 氨基易挥发,可生产含氨15%~30%(质量)的商品氨水,氨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氨水溶液呈弱碱性,易挥发。 液氨和干燥的气氨对大部分材料没有腐蚀性,但是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对铜、银、锌等金属有腐蚀性。

氨是一种可燃性物质,自然点为630c,一般较难点燃。氨与空气或氧的混合物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发生爆炸,常压,室温下的爆炸范围分别为15.5%~28%和13.5%~82% 氨的化学性质较活泼,能与碱反应生成盐。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工厂生产实习报告多篇范文。

《工厂生产实习报告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